台北都會區近郊,有著一處非常幽靜的舊村落『寶藏巖』,
依山而建的老房子、蜿蜒的階梯、迷宮般小巷子及散發出的復刻味,
都是迷人景色,舊村落單調的空間在藝術家1+1的發揮下,
讓舊村落活絡了起來,灰灰的水泥牆面漆上了生動鮮豔線條及可愛的塗鴉,
而空洞的房舍進駐了藝術家的個人創作品,再再都是活化村落的必需品,
離開了喧鬧的台北都會,我們走到國際藝術村,尋找屬於我們的藝術氣息。
↑車子駛進了自來水園區河岸停車場,不用費心的找尋停車位這點真棒,
堤防牆面上的圖畫,每張都是貼近你、我的生活寫照,
讓小安迫不及待拿起相機記錄。只要循著生動又帶有貼切的彩繪牆,
走到底就是這次目的地『寶藏巖』,沒想到這麼有藝術深度的村落離我們好近。
↑吸引人注目的綠色牆面,到底用了白色線條勾勒出多麼迷人線條 ?
迷人到~讓每一位路過的遊客都停下腳步,仔細的觀賞、拍照。
↑用簡單的白色線條,勾勒出想像中的異想空間,
牆面上有著愛心花朵、小蝸牛及不斷冒出泡泡的植物,
真的很佩服,彩繪出這面牆創作者的豐富想像力。
↑昭和時期就存在的寶藏巖廟宇,傳奇故事就是從這裡延伸開來。
↑進入藝術村前,要先在簽名簿上留下大名,
探訪藝術村落,是不用花費一毛錢,只要記得別大聲喧嘩,
簽完名子後,就可以馬上動身進入藝術村落。
↑ ㄟ.....小兔~~先別急著走進去,
在守衛亭旁邊,有一整排的信箱,目前居民有在使用這些信箱,
這些信箱,在小安印象中只會出現在老公寓的樓梯口或是家門口,
而像這樣掛一整排集中管理真是特別,所以要拍張照片留作紀念。
↑指標分成了紅色、黃色、綠色、及住戶特有的參觀指標,
代表意思,依序是 : 紅色(藝文空間)、黃色(微型聚落)、綠色(藝術村),
想從哪展開藝術之行,只要順著指標就可以囉~
↑寶藏巖‧心房,是一處滿是綠草的呼吸空地。
↑老舊鐵窗內,可以瞧見、不少身影正忙著挑選著藝術家創作的商品,
小小的空間裡面擠滿人,小兔就不去湊熱鬧了。
↑我們主要的參觀重點,尋寶坊、尖蚪、酵母客廳,
想在寶藏巖這裡,秀出藝術創作是有期限的,
每一位藝術家有三~六個月的展示期,所以久久來一次景色會不一樣。
↑目前村落內還有許多當地住戶居住,拉低音量是參觀的首要課題,
住戶裡又以老榮民居多,像右邊的門口掛著一件阿伯牌四角褲,
這樣的場景,走在小巷子內還蠻常上演的。藝術、藝術 !
↑第一站 : 尋寶坊 窗戶掛著小盆栽,是其獨特景象,
盆栽上面寫著姓名,代表對創造的支持。
↑推開了紗門,我好像嗅到了一絲文藝氣息~
↑溫馨像家的感覺,是尋寶坊給我的第一印象。
↑不單單只是進入尋寶,坊內提供咖啡、三明治、果汁,
揪著朋友,呆上一會會,聊著天,打發一下時間也很不賴。
↑這邊的點餐方式,真是超級特別的,就親身體驗囉~
小兔點的是三明治簡餐,一個三明治、一杯飲料,
三明治可以選擇四種材料,在搭配上一杯蘋果汁。這樣一套120元,
等餐的同時,我們就隨意的在室內拍拍,
↑真的就像是尋寶一樣,櫥櫃內每一格都有主題性,
看一格就等於看一則故事,現場有多少格子可看 ?
既然是尋寶,所以我們不公開,等著大家去現場尋找囉~
↑簡餐一上桌,吃完真的讓人掉眼淚,
三明治是好吃啦..但是,這樣120元還真的有點小份,
這價錢已是菜單上最便宜的,小心的分著吃完這好吃的三明治,
小兔心裡不停 O.S 本來還期待有點什麼的..
↑尋寶坊的後面也有一區照片創作,照片裡的每個人都拿著黑白照片,
好前衛的作風、藝術家果然都是標新立異。
↑路旁的平台上,豎立著救生員在坐的椅子,
坐在上面可居高臨下欣賞著寶藏巖風光,
遠處的風景卻被高架橋擋住..
↑接下來,我們走進了尖蚪‧食堂,
一樣是給人家的溫馨風,整體空間上比尋寶坊大上許多~
↑走進一樓小客廳,我們跟工作人員表明只是單純參觀,
熱心的提醒我們,二樓也有空間,別忘了參觀,
走上了二樓,老房子才會有的木造格局,營造出家的懷舊感,
二樓的坪數不大,有限的位子上早早就坐滿了殺時間的人們。
↑二樓有提供一些藝文書籍的書櫃,
靠牆的矮櫃裡,我發現了最夯的航海王,爾且這裡有一整套,
這一矮櫃最受歡迎,不斷有人來挑選航海王,
工作人員告知要等上一段時間,只好忍痛跟我的航海王說 Bye Bye~
↑真正的主題書籍,默默的在一旁...
↑尖蚪 : 我們想保留牆上的植物,請不要拔掉他們,
謝謝辛苦的除草師傅,拜託了 !
↑位於都市酵母旁,有一處不見底的防空洞廣場,
與防空洞相呼應的是不遠處的機槍堡。
↑可愛的雲朵,就是酵母的幸運物。
↑都市酵母內可查詢到第一手的藝術展覽資訊。
↑牆面上貼滿了每個想要影響都市的一句話,
我們也想對城市說一句話,
清晨時,是我最愛逛城市的時候,那時候最安靜、清淨。
↑連避難方向指示燈罩都很特別,
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,小綠人跑的方向跟箭頭所指是相反的。
↑看出來了嗎 ? 這件藝術創作是螞蟻窩唷~
戶外的藝術創作品,走完一圈發現沒有想像中的多,
上鎖的門,比開放的門還要多上許多。
↑走到村落邊境廣場這,怎麼有荒蕪的fu~
在邊境這裡藝術空間,雖然有作品,卻沒維護好,
燈箱破了,作品佈滿青苔、雨垢, 牆壁上塗鴉失去了色彩,
好在,這處古早的灶房馬上一掃剛剛的荒蕪感,
牆上的海報介紹,原來這處灶房還拍過電影,
希望這麼棒的地方,要加油一點囉~
↑整個寶藏巖,除了內部咖啡館,戶外可參觀的地方沒有很多,
如果不進食堂、尋寶坊,那走一圈是不會花太多時間的,
走著走著到了河濱廣場的這裡,抬頭望著老舊高矮不一的老房子,
從面臨拆遷、到抗爭、保留再到居民與藝術家共生,
寶藏巖的故事,將會持續的傳承下去。
走完了藝術村落,附近有著美麗巴洛克建築的自來水園區,
可安排成同一行程遊玩。
└>加入粉絲團就能收到最新文章囉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寶藏巖藝地址:
台北市汀州路三段230巷14弄2號 (捷運公館站一號出口)
現場登記入村:
週二至週五下午3:00-10:00,週六日上午11:00-下午10:00,週一休館日
寶藏巖的定時導覽:
週二至週五下午3:00及4:00各一場(少於五人或因雨取消),
週六、日下午 2:00、3:00、4:00 各一場次
寶藏巖預約的電話:(02)2364-5313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